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通讯员 王安舲 张德峰) 从夜空俯瞰,万千微光交相辉映,城区中心流光溢彩,企业生产昼夜不停,余杭城市与乡村呈现一派灯火璀璨、热闹繁华的景象。推动这座城市“新中心”飞速发展的动力之一,是源源不断的电力加持。

记者日前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获悉,2024年,余杭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5.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8%。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8.27%,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6.86%。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余杭区全社会用电量逼近百亿千瓦时,且仍以两位数增长,背后折射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电力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从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来说,停电现象几乎消失了。

2024年底,随着10千伏新农G266线路网架优化工程完工,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完成最后一条自动化馈线建设,在杭州地区率先实现供电线路“全自动FA”(馈线自动化)全覆盖。该功能投运后,可极大地提升故障处置效率,实现用户停电“零感知”。

2024年以来,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通过建设架空线路自动化全覆盖、试点“量子+5G”配网差动保护等数字化提升,遥测、遥信、遥控等“三遥”开关和自动化馈线数量较3年前分别增长3.7倍、2.6倍,自动化馈线覆盖率达100%,变电站自愈系统100%全覆盖,惠及余杭64.41万户电力用户。

电力设施建设的脚步永不停歇。全省首座乡村AI“数字孪生”智慧开关站、全省首创“双花瓣”新型智慧配电网、全区首个35千伏地铁上盖光伏电站并网……2024年以来,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共完成8座变电站改造,新建投运10千伏线路28条;城乡新增变电容量667.8兆伏安,新建输电线路17.28公里、配电线路120.69公里。这些电力设施设备的建成投运,极大地提升了电力供应的效率和稳定性,也为余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第三产业用电量是衡量市场活跃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24年,余杭区第三产业用电量增幅高达16.86%,强劲的用电量增长的背后,是我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发布6条“烟火里弄”特色商业街区,打造2个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区,玉鸟集等10条主要特色商业街区实现日均总人流量超5万人、同比增长10%以上……林立的购物中心和热闹的商业街人潮涌动,从时尚购物到特色餐饮,满足着居民和游客的多样需求,频繁的商业活动拉动用电需求持续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作为互联网产业重镇,众多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日夜运行,为数字经济的腾飞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共同铸就我区发达的第三产业,也让这份用电量增长数据,成为区域经济活力与繁荣的有力见证。

2024年12月,良渚新城杭北科创园正式通电,该项目未来将引入一批国内外数智医疗、生命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备高成长潜力的新兴企业,推动园区形成全产业链式集聚效应。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提前对接,了解园区用电需求和规划,为园区快速提前接电,提供更精准、高效的供电服务。

“后续杭北科创园将参照鸿雁园区模式,打造智慧绿色园区2.0,助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综合能源事业部叶凌霄告诉记者。

“及时通电是园区企业顺利投产的关键,不仅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也能让企业快速融入余杭经济发展大局。”杭北科创园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全区共有14个重大项目顺利实现通电,为确保每一个重大项目尽快尽早“亮起来”,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主动作为、提前介入,精心规划通电方案,确保项目按时通电、企业尽早投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