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文 通讯员 马晓琳) 如何让“微慈善”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焕发生机?今年以来,余杭区慈善总会设立了“余善共治”社区慈善项目,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培育志愿力量、孵化本土公益项目等方式,联动社会资源,创新社区慈善服务模式,探索可复制的社区慈善路径。
在良渚街道新溪社区首届 “益米市集”现场,知名品牌、社区爱心商户、社区萌娃们等共同设置了30个特色摊位。有摊主笑着说,“带孩子来摆摊,把闲置的绘本和玩具拿出来义卖,不仅是体验劳动乐趣,更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让公益理念根植孩子心中。”
在“余善共治”社区慈善项目的支持下,新溪社区今年已先后开展益米慈善市集、银龄英语课堂、育见未来读书会等10余场公益慈善活动,成立了社区慈善专项基金,孵化了“两个小孩”和“花开有声”2个社区微公益项目。
新溪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建勇表示,接下来将成立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形成共筹、共建、共管、共益的运行机制。余杭区南北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作为项目执行机构,将持续做好社区微公益项目培育,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育社区慈善宣讲力量,激活社区周边商圈的公益基因,推动实施“社区百分益计划”,通过建立商户资源库、志愿者培育体系与社区慈善基金长效管理机制,支持社区基金的可持续运营,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在“益米市集”上,摊主们就向社区基金捐赠公益宝贝和部分收益、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专项支持社区微公益项目。